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惱人的腹痛 大腸激躁症,中醫能改善
2020/10/12大腸激躁症或稱腸躁症,意指「irritable bowel焦躁不安的腸胃」,是一種長期的功能性腸蠕動障礙,好發於年輕女性。通常自求學時代或初入職場時發病,病人會有腹脹、腹瀉、便祕、腹痛、腸鳴與腸蠕動感、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腸道症狀,也可能...
定期做個健檢 不讓疾病坐大
2020/10/12健康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致病因子並予以矯正,降低疾病的感受性。例如透過抽血檢查發現膽固醇偏高,後續可藉由攝取健康飲食和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來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進而降低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健康檢查也可以在疾病處於無症狀的臨床前期便及早...
纖維肌痛症營養治療
2020/9/30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FM)是病因不明的複雜慢性疾病,其特徵是深度廣泛疼痛(屬全身性疼痛,無論關節或非關節部位都會痛)、有睡眠問題、認知障礙和慢性疲勞綜合症⋯等功能症狀,最近有學者提出營養成分的失衡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今天順了嗎? 便祕知多少
2020/9/28便祕,可說是不論男女老少都曾有過的腸胃困擾。身體透過飲食得到營養,代謝後的廢物若沒有排出,就像是把垃圾打包好,卻沒有在回收垃圾的日子拿出門丟掉,累積而變得髒亂一般,將對身體造成傷害。雖然不會有立即性的病痛,但也是不容忽視的健康管理課題。
針灸治療腦中風
2020/9/25腦中風是目前國內常見的急重症之一,通常由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腦血管梗塞引發,使腦部細胞因此缺血缺氧而損傷,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腦中風臨床後遺症包括面部與肢體的無力偏癱、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記憶能力喪失、認知功能衰退等,發病後續引起很大的生活...
乳癌治療期的照護
2020/9/24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終生罹患乳癌的風險,在美國女性診斷率為12.4%,這疾病每年佔新癌症診斷的15%。在台灣乳癌為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年齡層約在45~69歲之間。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每十萬人口)...
變性手術(男變女)常見問題
2020/9/24在進行男變女手術之前需要先將陰囊進行除毛。陰囊皮膚用於增加陰莖皮膚的長度,以增加陰道深度。如果將毛髮留在陰囊皮膚上,它可以繼續在陰道內生長,而保持陰道清潔將更加困難。正常的皮膚脫落會積聚在毛髮上,細菌也會積聚,最終導致可能的炎症和感染。
提高免疫力,悠然過中秋
2020/9/18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影響著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隨著中秋的到來,俗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氣候漸進轉涼,如何有效的維持免疫力,預防呼吸道流行病,在今年更顯重要。
別忽視更年期症候群
2020/9/16對於更年期症候群,西醫療法主要是補充荷爾蒙,但因荷爾蒙是一種激素,在治療的同時,也會令身體產生一些變化,例如情緒容易波動、增加新陳代謝、產生飢餓和口渴之感,以致很多婦女轉向中醫求助。
私密處肥厚運動卡卡易破皮 就醫解決「妹妹」困擾恢復自信心
2020/8/26廖力穎醫師指出小陰唇肥厚、過長、不對稱等造成的困擾包含私密處清潔困難、異味、反覆陰道感染、摩擦不適等。大多就醫的患者不單是為了美化外觀,也有健康困擾前來就診。此手術風險小且恢復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