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冬天小心急性「腳中風」恐截肢命危!中國附醫搶救成功,臨床截肢率30%驟降至3%,成果榮登「國際血管學」醫學期刊
2022/12/15徐中和主任分析,張奶奶和郭伯伯,都是屬於急性「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常常是由於心房顫動, 導致血栓由心臟打出掉落到下肢動脈血管, 而突發急性阻塞。一般治療後,「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仍有20-30%。針對此重大疾病風險,中國附醫2016年成立了「24小時溶栓團隊」, 投入研究治療
更年期潮熱人發胖 中醫助您減重又降火
2022/3/1女性接近停經時,偶爾會感覺由前胸或後背往上遍及頭面的陣發性烘熱感,還經常伴隨心悸、冒汗等表現,這就是「更年期潮熱」。潮熱的發作頻率少則一天一至兩次,嚴重者甚至五至十分鐘即發作一次,實在相當困擾!而隨著年齡增加、代謝率下降,更年期階段的荷爾蒙失調也容易引起中年發福,增加罹患三高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年大吃大喝 服用哪些藥物要注意?
2022/1/27春節假期和親朋好友聚餐小酌在所難免,有沒有可能因為春節期間大吃大喝,而導致平常服用的藥品與食品產生交互作用、互相影響呢?答案是:當然有可能!舉例來說,圍爐時的菜餚為了增加美味口感,大多添加重鹽及重口味調味料,如此一來,原本固定服用降血壓藥品的病人,其服藥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冬至養生重養心
2021/12/9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來說,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今年則在12月21日。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延長,習俗上在冬至吃湯圓,象徵年度的圓滿與團圓,又增添一歲。
健康輕盈火鍋小技巧
2021/11/29冷冽冬日,來碗暖暖熱湯,暖心又暖胃,是件多麼溫暖幸福的事呢!市售火鍋琳瑯滿目,吃到飽餐廳菜色多樣化讓人更食指大動,但又擔心過了個冬天體重又再度上升嗎?若能餐前選擇多多思考,記住下列五項技巧,體重維持絕對沒煩惱!
家中寶貝發生性早熟!接下來該怎麼辦?
2021/9/22現在兒童性早熟的相關文章很多,資訊獲得很便捷,多數家長對性早熟的表徵也都有警覺,可提早發現孩子是否有早熟問題。然而,一旦發現家中寶貝有問題,焦急地帶孩子就醫,做完相關檢驗,結果真的被醫師確定診斷為性早熟,爸媽通常更加焦慮,心中充滿疑惑,不知...
守住靈魂防線 青光眼用藥須知
2021/4/26青光眼是眼壓升高的一種眼部疾病,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視神經病變,主因是眼內液體(房水)無法正常排出以及房水量增加,眼壓因而升高,壓迫到眼球後方的視神經,造成視神經的損害。青光眼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眼底檢查,眼底是最早出現異常的地方,其他如視野...
冷到心痛!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保健 醫提醒:溫差變化是發病主因
2021/1/2067歲男性在去年清晨突然感到一陣胸悶不適,且冒冷汗,經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不到一週康復出院。陳科維醫師表示,除了寒流來臨,在低溫間的回暖期也需特別注意,「溫差變化」是造成心血管發病的主因...
與時間賽跑的腦中風
2020/12/1中風是急症,但大多數已有一些慢性未被發現或忽略的危險因子,以血管狀況大略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中風,出血性多與高血壓有關,而缺血性與三高以及抽菸有關,還有心房顫動所造成的血栓阻塞,其他少見病因如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癌症等,隨著年...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2020/10/28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3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心肌梗塞發生率正逐年攀升,且罹病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者超過半數以上都來不及送醫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