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後新冠孩童經常猛咳、發燒、胸好痛 小心免疫力出現「負債海嘯」 中西醫師聯合傳授「L•O•V•E四法寶」 精準照護心愛小寶貝
2023/3/29歲的小恩(化名)曾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小恩經常覺得胸悶胸痛,運動常覺得心跳很快、晚上睡覺還時常聽到自己的心臟在跳而睡不著,經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賴琬郁主任把脈診察後發現小恩有結代脈(心律不整脈象),透過中西醫整合照護,聯合兒童心臟科安排檢查,檢查無其他特殊異常,後續搭配中藥與雷射針灸,
染疫後爆瘦10公斤好嚇人!中西醫合治 拯救七旬阿姨「新冠後肌少症」
2022/9/1470歲吳阿姨確診新冠肺炎後,容易咳嗽、胸悶易喘,呼吸道發炎症狀持續不退,更在一週內體重驟減10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吳阿姨趕緊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尋求治療後,吳阿姨不僅咳嗽解除,呼吸道發炎症狀緩解,流失的肌力也逐漸回復。
中秋節『柚』飄香
2022/8/29中秋節是華人社會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農曆8月15日即為中秋節。農曆的七月至九月為秋天,八月為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談到中秋節腦海中不免俗地想到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舌尖味蕾則停留在柚子、月餅的好滋味。
全台確診數暴增!氣喘兒在疫情與後疫情時代的照護策略
2022/6/15氣喘是台灣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為呼吸道受到各種過敏性(如過敏原)與非過敏性(如病毒感染、空氣呼染、激烈運動及情緒激動)的刺激後引發的過度反應,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喘鳴、胸悶、慢性咳嗽等,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不一定會以「喘」作為表現,而是以「持續咳嗽」為主要的症狀。
疫情期間如何提升兒童呼吸道免疫力?
2021/6/22呼吸道在中醫屬於五臟中的「肺」,肺主氣、衛外,管理一身之氣,與免疫防禦力有很大相關。「肺氣虛」的兒童常有容易流汗、一吹風受寒就感冒、反覆咳嗽的問題,可以透過以下8種居家照護方式提升呼吸道免疫力。
聲音嘶啞好不了?淺談聲帶息肉的中西醫聯合治療
2021/4/23聲帶息肉是一個常見的良性喉部病變,對生活品質有很大影響,尤其是聲音的品質。喉顯微手術是治療聲帶息肉的標準方法,但是它有可能會產生無法接受的聲音障礙、或是再度產生息肉的併發症。
淺談COVID-19 新冠肺炎之藥物治療
2021/4/12近來疫情正在迅速擴散,COVID-19病人以成人為主。潛伏期通常在暴露後14天內,大多數情況發生在暴露後約4至5天。其臨床特徵:少部分病人無症狀感染,目前已知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和胸部影像學上雙側浸潤,肺炎似乎是最常見的嚴重感染表現。
還在吸菸嗎? 看看這些菸把你怎麼了!
2021/4/7菸品對身體是毒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究竟吸菸有多大的危害呢?長期吸菸者不只傷害自身健康,二手菸也會威脅身邊的人,使其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因而提高。
對抗乳癌不孤單 中醫輔助減緩療程不適、避免副作用
2021/3/31乳癌現行治療方式趨於多元,根據不同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做分型、年齡及停經與否,制定不同的個人化治療計劃,西醫治療以手術為主,配合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
咳漏尿,尿急也漏尿!手術加肉毒桿菌素注射改善「混合性尿失禁」
2021/3/19若婦女同時有以上兩種尿失禁,該怎麼辦?鄒頡龍主任指出:「混合型尿失禁」其實相當常見,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一尿失禁困擾的婦女屬於混合型尿失禁。傳統上會優先治療較嚴重的症狀,例如:咳嗽、打噴嚏漏尿明顯的患者先選擇手術;如果是急迫性尿失禁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