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預防癌症這樣做就對了
2021/2/10癌症在美國和臺灣都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在臺灣佔總死亡人數的28.6%,並在過去10年持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有的癌症案例中,至少有1/3是可以避免的,可見預防癌症要從自身做起。
親愛的~蟲蟲危機!中醫養精添好孕
2021/1/20現代人晚婚、晚育已成趨勢,據國健署統計,台灣罹患不孕症比率約10~15%,即每7對夫妻有1對有不孕問題,其中男性因素導致的不孕症比率大約30~40%。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UA)發行的「男性不孕指引」指出,在尋求不孕治療的夫妻中,約有50%有男性不孕...
與時間賽跑的腦中風
2020/12/1中風是急症,但大多數已有一些慢性未被發現或忽略的危險因子,以血管狀況大略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中風,出血性多與高血壓有關,而缺血性與三高以及抽菸有關,還有心房顫動所造成的血栓阻塞,其他少見病因如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癌症等,隨著年...
好好控制氣喘 慎防呼吸危機
2020/11/9氣喘常伴隨著其他過敏性疾病,以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最為相關,若有過敏性疾病的家族史,氣喘發生的可能性也較大。像是前述的第1位病患小文,她原本有過敏性鼻炎,後來又發生氣喘,就是典型的案例。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2020/10/28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3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心肌梗塞發生率正逐年攀升,且罹病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者超過半數以上都來不及送醫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
咳嗽有痰、容易喘,恐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醫調理促改善
2020/10/26中醫認為肺阻塞是本虛標實之證,應扶正與袪邪兼顧,急性期以袪邪為要,改善症狀;緩解期以扶正固本為主,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根據研究顯示,在西醫的基礎治療上,加上中醫的調理,無論是咳嗽、痰多、喘促等均有明顯改善,能夠提升肺功能與增進生活品質。
留住記憶 豐富你的腦力存摺
2020/10/23流行病學研究證實,採行地中海飲食,攝取較高比例的魚肉、蔬菜、水果,認知能力會比較好。另有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可降低7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此建議多攝取全榖類、豆類、蔬果、堅果,並多食用富含 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以及選用橄欖油...
變性手術(男變女)常見問題
2020/9/24在進行男變女手術之前需要先將陰囊進行除毛。陰囊皮膚用於增加陰莖皮膚的長度,以增加陰道深度。如果將毛髮留在陰囊皮膚上,它可以繼續在陰道內生長,而保持陰道清潔將更加困難。正常的皮膚脫落會積聚在毛髮上,細菌也會積聚,最終導致可能的炎症和感染。
火燒心的感覺 淺談『胃食道逆流』之藥物治療
2020/4/9胃食道逆流是胃內容物回流到食道或更近端造成的症狀或併發症,通常嘴巴可能會有一股異常的酸味。典型的食道症狀:包括火燒心和逆流;也可能以非典型胸痛的症狀表現,這時候要優先排除心臟的疾病。火燒心的感覺通常在飯後發生...
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 肺癌的全方位治療策略
2020/3/26有一個研究顯示,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做肺癌的篩檢能夠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這項研究的高風險族群主要是針對55~74歲的重度抽菸者(即抽菸每天1包,超過30年,或是每天2包,超過15年),現在仍在抽菸或是戒菸小於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