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免疫細胞輔助治療肝癌第四期 拼布老師拚出新生機
2021/11/24癌症治療除了正規的手術及化放療之外,還有新穎的標靶、免疫及創新細胞治療等輔助療法,合併多種治療更能增加癌症治療成功及控制機率。 蔡女士在接受治療期間除因標靶藥物造成的手足症候群外並無其他之副作用,精神及體力狀況都無影響
中醫養胃,讓你擁有好胃好眠
2021/9/23對於胃潰瘍伴隨失眠患者,中醫以調養腸胃為主,對於壓力型患者以疏肝和胃為主;飲食失節患者則以消食、化痰濕為目標;針對脾胃虛寒者,則以健脾養胃為主。此外會再加上有修復胃黏膜功能的中藥如:白芨等,以及養心安神的中藥共同調理,使患者整體狀況獲得改善。
預防癌症這樣做就對了
2021/2/10癌症在美國和臺灣都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在臺灣佔總死亡人數的28.6%,並在過去10年持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有的癌症案例中,至少有1/3是可以避免的,可見預防癌症要從自身做起。
胃癌治療後更要吃出體力來
2020/4/20晚期胃癌的治療方式多為胃部切除手術合併化學治療,胃部切除後,易有腹脹、傾食症候群、貧血及脂肪痢等現象;化療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腹瀉等,致使飲食攝取減少,再加上腫瘤造成代謝改變,增加了身體對熱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營養不良的問題...
堅果可對抗與老化有關的慢性病
2020/3/2目前,國人平均壽命為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更多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其相關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與肥胖,是全球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佔全世界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
胃痛進行曲 胃潰瘍出列
2019/6/3胃潰瘍即胃部黏膜損傷,最主要的病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次是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 (NSAID),其他影響因素還有使用類固醇藥物、罹患Zollinger-Ellison症候群、抽菸喝酒過量、情緒壓力過大等
預防癌症上身 我們可以這樣做
2019/3/5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年紀大、感染、不當食物調理與儲存、紫外線、游離幅射、菸草、酒精、檳榔、空汙、石棉、肥胖、少活動、不健康飲食(如:高油、油炸、燒烤、低纖)等。多數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子交互影響而成,例如特定的遺傳體質...
維持理想體重 可有效預防癌症
2018/12/27國民健康局的分析發現,國人十大死因有6成是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也發現,除了戒菸之外,維持理想體重已是降低癌症發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