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後新冠孩童經常猛咳、發燒、胸好痛 小心免疫力出現「負債海嘯」 中西醫師聯合傳授「L•O•V•E四法寶」 精準照護心愛小寶貝
2023/3/29歲的小恩(化名)曾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小恩經常覺得胸悶胸痛,運動常覺得心跳很快、晚上睡覺還時常聽到自己的心臟在跳而睡不著,經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賴琬郁主任把脈診察後發現小恩有結代脈(心律不整脈象),透過中西醫整合照護,聯合兒童心臟科安排檢查,檢查無其他特殊異常,後續搭配中藥與雷射針灸,
不抽菸無病史 45歲男竟急性心肌梗塞險送命!醫揭三大危險因子
2022/1/19盧炯睿醫師解釋,小於45歲的年輕人心肌梗塞特點是致死率較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範圍比較侷限、病後左心室殘餘功能比較好、短期預後較佳。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抽菸、肥胖與血脂異常,在年輕族群的盛行率比較高,高膽固醇血症、抽菸與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更是年輕人心肌梗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中台灣AI救心網」急性心肌梗塞到院前遠距診斷系統,與死神搶時間!
2021/11/26目前「中投AI救心網」持續在台中、南投兩縣市上線中,希望能協助診斷出更多需要及時救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減少因不必要延遲而造成的人命損失或嚴重併發症。在Covid-19的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將成為主流,這樣的AI輔助系統不僅可以縮短急性心肌梗塞到院前的診斷時間,未來更可以發展為心臟病患及一般民眾居家自我監測的利器!
憂疫苗造成腦部靜脈血栓?剖析染疫後的神經學症狀
2021/7/16神經科門診詢問度最高的,是施打疫苗的血栓問題,英國研究證實,疫苗造成腦部「靜脈」血栓的比例是每百萬人中 14.7 人,是罕見之併發症,而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於住院中發生靜脈血栓之機率為3~20%,風險遠高於施打疫苗引起之併發症
施打疫苗會造成靜脈血栓?該如何處理?接種後應注意的事
2021/7/14血栓是否由疫苗引起,中國附醫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徐中和主任表示還要看抗血小板第四抗體是否陽性才知相關性。徐中和主任說明,疫苗引發血栓之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症(VITT),是接種AstraZeneca疫苗後發生的免疫併發症,一般在注射後5-30天發生症狀,如有施打疫苗後發生
心房顫動無聲無息「左心耳封堵術」降低腦中風風險
2021/4/1469歲的徐女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機能亢進,三年前因突發心悸到中國附醫求診,發現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經中風風險指數評估,應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但徐女士已有腸胃道出血病史,擔心長期用藥會引發更嚴重出血,因此選擇接受「左心耳封堵術」來減少中風風險
一定要運動 身體給你的功課
2021/2/23運動可促進健康,減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風險,並且運動對各年齡層都有好處,兒童規律運動能降低成年後被慢性病纏身的機率,年長者多從事強化肌肉和平衡的運動,有助於預防跌倒,可改善自我照顧功能。
冷到心痛!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保健 醫提醒:溫差變化是發病主因
2021/1/2067歲男性在去年清晨突然感到一陣胸悶不適,且冒冷汗,經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不到一週康復出院。陳科維醫師表示,除了寒流來臨,在低溫間的回暖期也需特別注意,「溫差變化」是造成心血管發病的主因...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2020/10/28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3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心肌梗塞發生率正逐年攀升,且罹病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者超過半數以上都來不及送醫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
AI搶救心肌梗塞 中國附醫人工智慧落地急診
2020/10/21許凱程主任表示,面對急診醫療壅塞及非典型病徵之情形,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 (AI中心) 許凱程主任與心臟科醫師團隊聯手打造「人工智慧輔助急診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利用AI演算法之分析心電圖訊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