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控制高血壓 遠離腦中風
2019/5/14高血壓的定義是血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mmHg)。臺灣約有430萬人罹患高血壓,但近半數的患者根本不知自己已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引起腦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高血壓者的2.4倍。根據統計,8成的初次腦中風、7成的初次心肌梗塞與...
預防癌症上身 我們可以這樣做
2019/3/5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年紀大、感染、不當食物調理與儲存、紫外線、游離幅射、菸草、酒精、檳榔、空汙、石棉、肥胖、少活動、不健康飲食(如:高油、油炸、燒烤、低纖)等。多數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子交互影響而成,例如特定的遺傳體質...
拒絕紅唇 告別壞檳友
2019/1/14口腔癌是臺灣男性罹患人數及死亡人數增加最快的癌症,高居男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4位。根據2017年最新死因統計結果,口腔癌的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9歲,大幅低於所有癌症死亡中位數(68歲),由於患者多為家中經濟支柱,罹癌後帶給家庭相當大的影響。
防治氣喘之3-要自我保護 避開誘發因子
2018/12/27氣喘是指身體對某種物質有炎症反應,導致支氣管阻塞,產生變化。誘發氣喘的原因很多,包括工業化社會的環境污染、文明進步所帶來的強烈生存競爭和心理壓力、居家環境趨向封閉式空調系統和不易清洗的室內裝潢...
維持理想體重 可有效預防癌症
2018/12/27國民健康局的分析發現,國人十大死因有6成是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也發現,除了戒菸之外,維持理想體重已是降低癌症發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準媽媽出現子癇前症,怎麼辦?
2018/12/25子癇前症以前叫妊娠毒血症,但因容易被誤解為血液裡有毒素,所以現在已經不用這個名稱了。它是孕婦懷孕中後期,血壓越來越高,還出現蛋白尿的一種產科合併症。子癇前症的孕婦除了血壓高,胎盤功能也會變得比較不好,所以寶寶會長得比較小,有時候醫師為了控制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胰臟癌
2018/12/17胰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又被稱為「沈默的殺手」,而到了後期,患者常會出現黃疸、體重減輕及上腹部疼痛等現象。胰臟癌的成因與吸菸和高脂飲食有關,愈是高度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愈高。胰臟癌在臺灣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每年約有1900個新診斷病例,且有1600位民眾死於胰臟癌。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