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採血建議部位
本文引用自SOP-T21-00008 血液採集標準作業手冊
7.4.1協助病患採適當位置,露出合宜之採血部位。
(1)選擇明顯具有彈性的血管。
(2)避免淋巴切除手術後之手臂。
7.4.2依需要選擇適當穿刺部位
(1)靜脈穿刺建議選擇部位:適用於一般檢驗項目
a.尺骨中靜脈:位於肘窩的表淺靜脈,為最常選擇的穿刺部位。
b.貴要靜脈:位元於肘前臂,為肱靜脈分支。
c.頭靜脈:位元於肘上臂,為腋靜脈分支。
(2)微量採血建議選擇部位:適用於新生兒篩檢或未滿一歲之嬰兒
腳跟:取大腳趾中線延伸至腳跟部,取切線外側部份,或取第四、五趾間中線至腳跟的切線外側。
7.4.3 採血
(1) 採血人員以洗手液洗淨雙手後戴上口罩及手套。
(2) 選擇適當血管
a. 靜脈
I. 第一選擇為手肘中央部分較粗的靜脈血管,用食指觸摸,是否為有彈性的血管(肌肉就較無彈性),若無明顯血管,請輕拍手肘中央部位(約5~10次),讓血管較易浮現,若仍無把握時,請第二選擇為手背處(請病患手輕握),輕拍手背中央部位(約5~10次),讓血管較易浮現,再選擇適當血管後,綁上止血帶(離抽血扎針部位上方約5 cm距離) 。
II. 確定扎針部位後,先以酒精棉片塗拭消毒(消毒皮膚時應以選定之靜脈穿刺部位為中心點,由內往外以環狀消毒至少3圈以上,消毒直徑約7.5 cm ,並不可再觸摸消毒部位)。稍待乾躁後再進行抽血。
b. 腳跟
I. 首先準備好穿刺針(Lancet)、酒精棉片、消毒乾棉球、毛細管及透氣膠帶,並先將熟睡狀態的嬰兒輕輕搖醒。
II. 穿刺針的選擇:對於新生兒及未滿一歲嬰兒的採血,穿刺針的針尖長(Tip length)以不超過1mm,寬以2.4mm為限,過長或過寬的穿刺針都會造成過分的傷口。0
III. 穿刺部位應選擇腳跟兩側部位,絕對避免穿刺腳跟曲部,以免扎到跟骨引發骨髓炎。
IV. 穿刺部位先以酒精棉片消毒,稍待乾躁後再進行抽血。
V. 穿刺前先輕度的按摩穿刺部位使其充血,穿刺時先以中指扣壓腳背,食指夾住腳掌,拇指扣住欲穿刺部位的下方腳踝處,穿刺針以垂直方向穿刺。
VI. 穿刺後的第一滴血可能含有體液或皮膚碎片,應用消毒過的乾棉球擦掉,之後以毛細管有紅色標記的管口接血並給予適度的擠壓及間歇放鬆保持血液的流出。
c. 動脈穿刺抽血 (Arterial blood sampling):
取得血液以進行血液之血液氣體或生化、血液常規等相關檢驗而無法由靜脈抽取血液者。
Ι.以優碘+酒精棉球消毒擬針刺部位皮膚,施檢者以一手觸摸受檢者動脈之脈動,另一手持肝素潤濕過的空針,針頭保持與動脈平行,二者行程的角度愈小愈好,或針頭垂直動脈,針頭刺穿皮膚後,朝動脈推進,若見針頭後方(或針筒前方)有血,表示針頭已進入動脈,若懷疑穿透動脈,則緩緩回拉針頭,直至針頭後方見血,或重新進行穿刺。
II.回抽動脈血1-4mL(視需要而定),抽出針頭並用力壓迫動脈穿刺處至止血為止(一般約需2-5分鐘,或更久)。之後觀察動脈穿刺處3-5分鐘,若有出血再壓迫3分鐘或更久。
III.動脈穿刺抽血注意事項:
(a). 實施前向病患或家屬解釋檢查過程、目的及可能發生之併發症。
(b). 病史詢問:有無抽煙習慣、周邊血管疾病、肝病或任何會引起血液凝固異常疾病。
(c) 檢視病患之生化及與凝血機能有關之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