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血液採集試管順序
本文引用自SOP-T21-00008 血液採集標準作業手冊
7.4.4 採檢試管使用順序原則:
(1) 血液培養 (先厭氧在需氧瓶)
(2) 血液凝固(藍頭)
(3) ACD管(淺黃頭)
(4) 重金屬(深藍頭)
(5) 含gel之血清生化(白頭)
(6) 含gel之血清生化(紅黃頭)
(7) 血漿生化(綠頭)
(8) 血庫及血液一般(紫頭)
(9) 血糖(灰頭)
(10) ESR黑頭管
(11) 其他
7.4.5抽血人員依試管順序採檢,絕對不可以將血液倒來倒去,否則會影響檢驗的數據,造成不當的事件。
7.5 作業後處置
7.5.1 請病患鬆開拳頭,再鬆開止血帶,將針頭拔除後,用乾淨無菌棉球覆蓋於針扎傷口上告知病患手伸直,稍加壓力於抽血點至少5分鐘,不可搓揉以免瘀血,若凝血較差者或抽動脈血者告知病患壓緊患處15分鐘以上直至無血液滲出為止,若為嬰兒則幫其貼上透氣膠帶並告知家屬按壓穿刺處5分鐘以上。
7.5.2 若為空針採血將血液沿管壁注入試管中,避免造成溶血,含有抗凝劑試管之血液必須立即混和均勻,避免血液凝固。
(1)丟棄使用過之器具,針頭不卸除不可回套,直接將整支採血空針連同針頭一併丟入尖銳物品廢棄收集桶內,當容器八分滿時,蓋上蓋子並標示日期及單位後丟棄。
(2)將採檢試管與檢驗單核對後,分送至各實驗室,若遇特殊檢查項目,如iPTH等項目,則需置放於含冰寶之冰桶內。(請各組提供)
(3)檢體標籤內容應包括:
a. 病患姓名
b. 病歷號碼
c. 檢體別
d. 表單號及申請號